核算“绣花匠” 守好生产“经济账”
在潞安恒通化工公司生产管理部,有个特殊岗位:不直接触碰生产设备,却能借数据为生产精准“诊断”;不参与一线操作,却以核算为成本控制筑牢防线。生产数据统计管理组组长叶鑫,便是这一岗位的“数据守护者”。他本科毕业,2012 年3月入职公司,用细致、严谨与创新,在乏味数字里绘就精彩篇章。
每天,他提前半小时到岗,打开电脑,查看生产厂各类数据。一旦发现偏差,他会与上报数据的人员取得联系,校验、追溯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当某一生产装置工况发生变化时,他会记录不同工况下的能耗变化情况;工况转入正常后,他梳理数据,对照生产日志逐一校验。 今年二季度,叶鑫在核对烯烃装置能耗数据时,发现月度报表中地表水消耗量与厂实际记录存在5%的偏差。为了找到问题根源,他连续几周跟踪计量仪表运行情况,排查数据录入全流程。最终发现,是某班组交接班时未及时更新仪表读数,导致数据“断档”。发现问题后,他牵头制定《生产统计报表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数据填报责任与时间节点,推动各厂数据准确率从92%大幅提升至99.5%。 通过梳理近一年的原材料消耗数据,他发现氯碱厂在2024年2月份工业盐的单耗波动较大,比日常正常平均水平降低7.7%。为了查找这一异常消耗偏差,他联合氯碱厂技术科、会统室比对分析,最终找到“症结”——月底盐场盘库出库时存在误差。数据得到纠偏,避免了成本损失。 “核算工作要‘向前看’,才能为生产决策提供更准的参考。”面对生产管理需求,叶鑫探索核算模式升级。以往,生产厂成本核算多为“月度总结”,数据反馈滞后,难以应对生产中的成本波动。他抓住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契机,自学Excel高级函数与数据可视化工具,搭建了“生产成本动态监控表”。 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叶鑫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在数据与生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默默耕耘。他说:“每一个数据,都是对生产负责;每一次降本,都是为公司发展添力。”这份对工作的热忱与担当,正是核算管理员最动人的“勋章”,激励着更多人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价值。 本网通讯员:石启平 (编辑:东北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