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西太平洋石化公司上半年强势快跑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 尚煦东)上半年,大连西太平洋石化公司聚焦“走在前做标杆”和“区域能源保供”两大使命,坚持管理提质、经营增效并重,实施五大攻坚工程,推动生产运行质量、经营创效水平、发展保障能力整体提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站稳第一梯队。其中,装置运行平稳率、经济增加值、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在集团公司千万吨级炼油企业中排名靠前,年度提质增效目标任务完成率达85%。
精益管理提高运行质量。公司实施QHSE提质攻坚工程,严格承包商管理,深化科技兴安建设。围绕“五年一修”设备长周期运行目标,推进“智能常减压”等科技赋能项目,主体装置实现大负荷优化运行,设备完好率、仪表自控率、装置运行平稳率等指标持续领先。大力实施低成本发展战略,一体化统筹原材料费用、化工三剂消耗、燃动费用、管理费用等支出,推动各项消耗指标持续降低,吨油加工成本、单因耗能等指标稳居集团公司炼化企业前三。同时,推动物资采购管理全面升级,集中采购率、上网采购率均达到100%,采购资金节约率达7.42%。
优化经营推升创效水平。公司对标先进、争创一流,努力在千万吨级炼油企业中“走在前做标杆”。坚定不移推进提质增效,年初制定12大类38个行动要点128个项目共计156条具体举措,推进各项目快速落地、快速实施、快速见效。抓住原油采购和产品销售“牛鼻子”,综合运用库存优化、套期保值、商储资源统筹等手段,实现原油增效;增产航煤、芳烃,压减汽油等产品,实现措施增效。上半年,公司原油加工量、加工计划执行率等指标均为历史最优。加强生产运行组织,做好装置联合优化、公用工程系统优化、关键设备能力优化,降低能耗物耗和过程损耗,最大程度发挥装置创效潜能。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完成年度计划的77.13%,经济增加值排名集团公司炼化企业第三,净资产收益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分别位居千万吨级炼油企业前列。
创新发展增强保障能力。随着中国石油驻大连地区炼化业务深度调整,大连西太坚决承担起“区域能源保供”的重任,加快推动年度重点项目建设。其中,管输俄油进厂扩能项目7月初顺利投产,每小时管输能力由800立方米提升到1550立方米,配套建设了高精度流量计阀组、标准化采样点及智能化远程控制系统,显著提升了管网输送能力及安全性与可控性。成品油陆地出厂设施扩能改造项目计划8月初全面投用,届时将形成80万吨/年汽油、40万吨/年柴油、40万吨/年航煤的地付规模,有效保障辽南地区特别是大连市场的成品油稳定供应。
下一步,公司将持续强化创新驱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减油增化、减油增特、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目前,公司已完成“十五五”规划方案初稿,总体思路是充分利旧停用闲置装置,降低成品油收率,增产化工与特色产品,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同步推动供大连金州湾新机场航煤专线项目落地。
(编辑: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