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电力 > 农电广角 >

    国网江苏电科院:植入AI“电网思维” 破解能源数智难题

    2025-11-10 09:21 [农电广角]  来源于:盐城供电公司    作者: 盐 文
    导读:报载,最近,2025年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智能低碳专项赛在深圳收官,国网江苏电科院申报的成果能源行业eGRID知能人工智能思维链平台产业化应用获评特等奖,为企业组唯一获得此荣誉的参赛成果,并晋级全国总决赛。读完这则消息,笔者生出许多感慨来
    报载,最近,2025年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智能低碳专项赛在深圳收官,国网江苏电科院申报的成果“能源行业‘eGRID知能’人工智能思维链平台产业化应用”获评特等奖,为企业组唯一获得此荣誉的参赛成果,并晋级全国总决赛。读完这则消息,笔者生出许多感慨来。

    当前,AI技术在电网领域应用常面临“水土不服”:多模态数据分散在设备台账、实时监测、历史故障等不同系统,形成“数据孤岛”;传统AI模型侧重单一任务,难以适配输电、配电、调度等多业务协同需求;部分技术方案脱离实际运维场景,导致“模型能算却用不上”。这些痛点,在新能源装机占比超41%的江苏电网中更显突出——海量光伏、风电并网后,电网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故障研判、设备运维对AI的响应速度与适配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针对这些难题,国网江苏电科院构建的AI思维链平台,搭建大规模高性能数字电网底座,整合多源数据并实现标准化处理,解决“数据不通”问题;建立覆盖全业务的专业级知识库与模型库,将电网运维经验转化为AI可识别的算法逻辑;创新“思维链”机制,参照电网运维人员分析问题的流程,把“设备健康评估”“故障定位”等需求拆解为“数据清洗—特征提取—关联分析—结论验证”的步骤,让AI决策过程可解释、可追溯,避免“黑箱运算”。

    如今,该平台已在四大核心场景落地见效。在设备数据质量分析中,能自动识别异常数据,准确率达98.7%,为状态检修扫清数据障碍;在配网故障研判中,将故障定位时间从平均45分钟压缩至12分钟,大幅提升抢修效率;在新能源并网调控中,可实时分析光伏、风电出力波动,助力电网平稳接纳清洁电力。这些成效,与江苏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目标深度契合,也为全国能源行业数智化升级提供了“江苏经验”。

    从赛场突破到电网赋能,国网江苏电科院的实践印证了一个道理:AI技术赋能传统行业,关键不在于“算力有多强”,而在于“适配度有多高”。当人工智能被植入“电网思维”,当技术创新紧扣实际业务需求,数智化转型才能真正落地生根,为能源绿色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动能。

    本网特约记者:盐文


    (编辑:东北亚)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