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佳文赏析 >

    郝冬青:月光所至,家国同辉

    2025-10-13 09:27 [佳文赏析]  来源于:韩家湾煤炭公司    作者: 郝冬青
    导读:又是一年中秋夜。 窗外的月亮像刚洗干净的盘子,明晃晃地挂在深蓝色的天空上。楼下传来孩子们嬉闹的笑声,空气中飘着桂花香和月饼的甜腻。我们一家围坐在餐桌前,暖黄的灯光下,爸爸正在切月饼,妈妈往姥姥碗里夹菜,这样的夜晚,温暖得像一件刚晒过太阳的毛
    又是一年中秋夜。
     
    窗外的月亮像刚洗干净的盘子,明晃晃地挂在深蓝色的天空上。楼下传来孩子们嬉闹的笑声,空气中飘着桂花香和月饼的甜腻。我们一家围坐在餐桌前,暖黄的灯光下,爸爸正在切月饼,妈妈往姥姥碗里夹菜,这样的夜晚,温暖得像一件刚晒过太阳的毛衣。
     
    当我抬头望着天上那轮高悬的、分毫未减的月,心里忽然涌起一种奇妙的感觉——此刻照耀着我的月光,也正照耀着千里之外不能团圆的人们。我想到,这月光正平等地洒落在帕米尔高原的哨所上。那个和我年纪相仿的战士正持枪站立,月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四周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他口袋里也许揣着家乡寄来的月饼,虽然有些干硬,但他仍然不舍得一口吃完。月光的清冷,与他胸膛的滚烫,在此刻完成了关于“守护”最沉默,也最震耳的诠释。我忽然明白,正是这一个个挺拔的身影,在月光下为我们守护着团圆。
     
    这束光,也流淌在每一位海外学子的窗台。他刚结束一天在实验室的奔忙,异国的喧嚣隔着玻璃,却隔不断这一缕如约而至的乡愁;她泡的茶,不是故乡的味,窗外飘来的语言,没有故乡的韵。只有这月光,与家中父母所见,一般无二。他或许会细细品味《静夜思》,那千年前凝结的霜,在今夜,在他异国的地板上,重新凝结了一遍。她的思念是具体的,是母亲的一道拿手菜,是父亲的一句口头禅。而思念的载体,是月光,却如此抽象,它空空地照着,不负责传递声音,只负责确认存在——你和你的根,被同一片光明连接着。
     
    我忽然彻悟。中秋的月亮,从来不是一面只供我们窥探个人幸福的镜子,它是一张无比巨大的、柔光的宣纸。每一个小家的灯火,是散落其上的金粉;每一位戍边者的凝望,是勾勒山河的浓墨;每一位远行人的乡愁,是晕染开来的淡赭。它们交织、融合,最终共同绘成的,是一幅名为“家国”的磅礴画卷。
     
    所谓“团圆”,其最深沉的意味,或许并非物理空间的紧密无间,而是在这同一片光辉的认证下,我们明晰了彼此的存在——你在边关,我在异乡,他在故园,我们以思念为线,以奋斗为梭,共同编织着这个民族夜的霓裳,昼的锦绣。
     
    月光所至,家国同辉。当我们每一个微小的“家”在光中确认了归属,那宏大而永恒的“国”,便在无数份守望与思念的共振中,获得了它最温暖、最不朽的光辉。
     
     

    (编辑:东北亚)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