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石 高扬:秋仓里农民的笑
|
风把夏的燥热吹成远影时,
田野先醒了—— 玉米穗沉得压弯日光, 每粒金黄都裹着, 从抽芽到灌浆的等待, 像撒在人间的星子,亮得晃眼。 老李蹲在田埂抽烟, 指尖火星怎敌得过, 眼前铺展的浪? 粗糙掌心蹭过玉米颗粒, 软乎乎的,像摸自家娃的脸蛋, 嘴角先于话语,翘成月牙。 “嗡嗡”声撞碎田埂的静, 无人机掠过,雀儿扑棱着飞开, 螺旋桨搅起的风, 裹着新玉米的甜,吹乱他鬓角。 手机屏上跳动的产量数字, 把一季的盼,译成清晰的暖, 指节攥得泛白,眼底却蹦出光。 监控画面突然顿住—— 粮仓输送带慢了半拍, 眉头刚皱起,电话就撞进儿,比秋风还透亮。 蓝工装踩着泥走来, 工具包反光条,在玉米地划道银线。 没歇脚,先蹲在计量箱前, 万用表指针轻跳,像给土地把脉。 “开关接触不良,十分钟好!” 额角汗滴落在开关上, 湿痕晕开,手却没慢半分。 老李望着—— 望他们装拆设备的专注, 望线钳夹电线的稳妥, 望拧螺丝时,手臂绷起的弧度, 忽然觉得这蓝, 比田埂野花俏,比头顶云朵安。 去年秋雨里,就是这蓝, 蹚着水来,没让粮堆沾半分潮。 “成了!您看!” 输送带重新轰鸣, 玉米粒涌成金黄的河,奔进粮仓, 老李伸手接一把, 指缝间“沙沙”响, 是丰收最实在的重量。 夕阳压低时,无人机又起, 驮着肥,给晚玉米最后层暖, 老李坐在田埂, 看蓝工装收拾工具, 看他们帮着查完整个线路, 身影慢慢融进晚霞里。 风又来,裹着粮仓的甜, 他掏出手机,对着满仓粮、天边霞, 也对着屏里自己的脸,按了快门, 眼角皱成菊花,笑却比晚霞艳。 这笑里—— 有粮满仓的踏实,有无人机的先, 更有蓝工装的暖, 像秋阳贴在身上, 能焐热一整个冬天。 本网通讯员:闫石 高扬 (编辑:东北亚) |

国网牡丹江东宁市供电
锦州开发区供电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