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微澜,天地自宽
生活中,常因一言一事触动心弦,牵出无限思绪。近日读了一位老师的文章,有写姊妹情感的,有写孩子教育的,有写妻子和婆媳关系的。看了后心中便沉甸甸的,像被什么压着,又空落落地往下坠。他笔下所写的人和事,竟与我的人生曾有几番相似,每读一篇,让我在字里行间照见自己的影子。这感觉难以名状,非悲非喜,只是一片苍茫。让我蓦然回首感慨人生原来只是一个过程。但这话说得轻巧,思绪却如千钧重。
![]() 忽然想起老家村里曾有位张老先生,儿时我常去他家玩,只见他常年穿一袭长衫,一双千层底布鞋,花白的长胡须沾着岁月的风霜。他总是静坐在八仙桌旁写毛笔字,话极少。老先生还会画鸡蛋,村里若有孩子夜啼不止,大人便带一枚鸡蛋去求他画上几笔。只见毛笔在蛋壳上游走,留下谁也看不懂的图案,孩子们却当真止了哭闹。 老先生是村里最早的读书人,祖上原是富裕人家。他家中的八仙桌、白瓷茶具、泛着青绿色的花瓶、带鱼尾铜锁的雕花大衣橱,在我们眼中皆是了不得的古物。听说他自幼入私塾,才华横溢,也曾走南闯北。可他的一双儿女却极平常。长子略识几个字,在村里做会计,后来人生路也并不顺遂。 儿时我们常问他为何终日写毛笔字,他笑答:“年轻时总想着要如何,如今才知道,不想如何,便是如何。”这话初听平淡,细细回味,竟道破了世人烦恼的根源。我们总是太执着于“要如何”,反而错过了“不是如何”的当下,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怕就是来自这“总想着要如何”的执念中。 ![]() “想开看开”四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见花开花落也会心动,何况经历人生起落?但“想开”不是无情,是另一种认知。“看开”不是漠然,是看透后的豁达。人生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遇风浪便随波起伏,风平浪静则安然前行。不抗拒,不执着,才会自由自在。 随遇而安,是历经沧桑后的通透。春来草自青,秋至叶飘零,万物皆有时。人生亦如此,强求反而徒增烦恼。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终须走,中间这一段或悲或喜的经历,便是生命最珍贵的馈赠。 ![]() 夜色渐浓,街灯亮起,温柔地照亮归途。每个行人都背负着自己的故事,却也拥有属于自己的释然。或许这正是人生的奇特之处,明知不完美,却依然勇往直前;明知会结束,反而更懂珍惜。 此时此刻,心底的重负已悄然化作一股清泉,明澈透亮,载着思绪流向更广阔的天地。原来放下执念,天地自宽。 本网通讯员:张学香 (编辑:东北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