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通讯特写 >

    蒲白建新煤化:精益求精铸匠心 十年磨剑写人生

    2020-05-27 08:53 [通讯特写]  来源于:蒲白建新煤化    作者:夏占利
    导读:郭立冬,陕西白水人,1989年出生,本科学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岁进入陕煤蒲白建新煤化公司工作,现为调度信息中心技术员。10年来对煤矿监测监控和自动化事业的执着坚守,让他有幸为矿井安全生产系统稳定运行和煤炭产量持续提升献出绵薄力量,连续多
    郭立冬,陕西白水人,1989年出生,本科学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岁进入陕煤蒲白建新煤化公司工作,现为调度信息中心技术员。10年来对煤矿监测监控和自动化事业的执着坚守,让他有幸为矿井安全生产系统稳定运行和煤炭产量持续提升献出绵薄力量,连续多年被评选为优秀班组长、优秀员工、“身边好人”。2017年郭立冬参加“同煤杯”第七届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团体优秀组织奖、2018年参加“梅安森杯”第四届全国煤炭行业(智能安全监测)职业技能竞赛中级工组三等奖、2019年参加中国技能大赛“河南能源杯”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安全防护系统安装维修员(安全仪器监测工方向)组二等奖。今年5月8日,在陕煤集团召开的“抗击疫情复工复产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暨文明单位劳动模范陕煤工匠表彰大会”上,郭立冬荣获2018-2019年度“陕煤工匠”称号,全集团仅30人获此项殊荣。

    沉潜好学、追求卓越,自觉涵养工匠精神

    专注学习、不断学习,是涵养工匠精神的出发点、立足点。对于学习,他就像一块永远不会饱和的湿海绵,徜徉在煤矿机械知识的海洋中,疯狂的吸收着,迅速的成长着。他始终坚持把学习作为进步的阶梯,作为获得专业技能知识和提升自身技能的摇篮。为学习,他曾多次放弃正常假日和休息时间,省吃俭用坚持自费购买相关业务书籍,同事都笑他“装精作怪”,但他一笑了之,多年下来,光用于学习记录的笔记本就攒了200多本。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站在充分学思结合的基石上,郭立冬对AQ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1029-200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和《煤矿安全规程》等管理要求和规范,了如指掌;在应对省煤监局检查的专家问答中,回答的非常准确,得到了专家的一致称赞。

    建新矿在2018年以前的安全监测的工作中,一台分站接10个传感器需要10根通讯线缆、传感器传输过程中会出现异常报警信息(突然从小数值变为报警数值)、分站突然中断传输的问题(停电影响)。通过上网查询资料和同厂家持续紧密沟通,他提出了若干颇具建设性建议,如提高传感器的供电电压,使输出信号由模拟式改为数字式,来解决一根通讯电缆可以带多个不同类型传感器问题,让安全监测监控值班人员随时了解电源的工作状态,及时通知井下人员送电,现在这些功能均在安全监控升级改造后实现。

    一丝不苟、孜孜以求,术到极致创新来

    日常工作生活中,不管是科技研究、手工制造,还是行医执教、著书立说,行业千万种,从业者至少都应该有一颗基本的“匠心”。这颗匠心,不仅是对规律的尊重,对创造的敬畏,更是一种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养此匠心,则会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生出一种宁静致远、潜心于事的定力。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郭立冬的十年工作生涯中,正是时刻用这样的匠心昭示自己、召唤自己,创新才随着技艺的进步慢慢浮现,渠成水到。

    以往安全监测监控标校传感器的过程中,需要4人协同作业才能完成一个传感器的标校,巷道平均高度3.5米标校过程中需要登高作业,存在安全隐患,还必须有一专人稳梯子,大大降低工效,他就想有什么办法能够减人还能安全的完成传感器的标校工作。当有一次看到了家里的升降晾衣架时,他灵感突发:要是给传感器安装一个升降装置,人员在地面上把传感器降下来就可以进行标校工作;一开始,他的想法是直接把升降晾衣架直接移植到井下,通过问询生产升降晾衣架的厂家,感觉成本过高;于是就通过网上查看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升降装置进行分析研究,并和班组成员沟通,最后集思广益得到了一种由滑轮和软钢绳组成的传感器升降装置,只需2人在地面上通过传感器升降装置就可完成传感器的标校工作,既大大降低了安全风险和劳动强度还节约了人员和成本。

    在日常的工作中,难免因各种原因造成设备的损坏而报废,比如安全监控的分站和传感器、调度通讯的电话等;他将报废的安全监控分站喇叭嘴密封圈等配件拆卸下来,可以给别的分站使用;报废传感器的报警灯外罩、提手、航空插口拆卸下来用到同类型损坏的传感器上,一年为公司节省30余万元材料费用。与此同时,按照公司要求,由他领衔对安全监控的升级改造,优化设备布置结构,减少设备安装数量(分站17台、模拟量传感器19台),直接节省资金20余万元。

    为师带徒,开枝散叶,传承技艺旺薪火

    传承,是联结往昔和未来的一座桥。工匠精神,离不开传承。从手艺生疏到纯熟老练,技艺在手手相传、口口相授中薪火不绝。在郭立冬的理解中,传承,既是要以艺立身,更是要以德树人;技艺不仅仅是个人的能力,更是建新煤化的财富,唯有更多人习得此技、工于此艺,才能开枝散叶,才能以规模之势在匠心独运层面更快更好形成“建新气质”,有力提升公司安全生产效率。

    为此,他在内心深处暗暗将“带徒弟”视为自身义不容辞的一项使命,先后收了石昆、索宏强、武文亮、曹国栋等优秀的年轻“徒弟”。石昆原来是综合队一名普通员工,调入我部门后,在他的指导帮助和他自己的努力下,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安全监测监控维护人员,后聘任为技术员,现在生产技术部任职;索宏强原来为皮带队一名普通员工,跟郭立冬学习后,成长的非常快,现聘任为通风队技术员;武文亮和曹国栋在我的指教下,成长迅速、技术过硬,先后成为安全监测监控班长。郭立冬和武文亮师徒二人还一起斩获了“梅安森杯”第四届全国煤炭行业(智能安全监测)职业技能竞赛中级组竞赛三等奖、中国技能大赛“河南能源杯”第八届全煤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二等奖和三等奖。

    不仅如此,郭立冬还和几个爱徒们一起参与建设了主胶带运输系统(五部胶带)集控,井、上下7个变电所供电集控,工业水、纯净水、消防供水集控,井下排水系统集控,地面三个水处理系统集控,师徒同心,边了解、边安装、边学习、边实践、边维护。项目完成后,公司新招了一批集控员,他又对集控员进行岗位培训,完善集控员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使集控员能够快速了解、使用这些自动化系统,使公司的自动化建设更上一层楼,达到了“少人则安,无人则安”的目的。

    他们师徒几人还主持完成了公司的防灭火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光纤测温和束管监测实现对采煤工作面的采空区、闭采工作面密闭墙内的温度和重要发火指标一氧化碳、乙烯等气体监测,提供准确数据,提前预测预报预警采空区、密闭墙内自然发火问题;对防灭火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参与完成了主扇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对通风系统电气参数和设备运行状态参数等数据的采集,实现通风机及其辅机设备的联锁控制。对通风机运行参数的负压、风量、风速、风机振动等进行监测,并采集温度参数,对电机绕组温度、电机两端轴承温度等进行监测,对风机的运行过程实时检测、显示、控制、保护、报警、记录和管理,实现风机的自动化控制、监视和管理。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一直以来,我为梦奔跑,许一矿、择一事、忠一生,以匠心昭示自我、把职业当事业、把事业当信仰,用出于自身的“鲶鱼效应”,促进了建新公司全体工程技术人员追赶超越动态势能的形成,从而有力促进了建新公司高质量发展,我也最终把自己锻打成那一颗匠心独运的“有钻劲儿的螺丝钉”。

    本网通讯员 :夏占利

    (编辑:东北亚)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