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油田滨海分输站:这里一年只有“两季”
作为津冀天然气输配系统的“心脏”,大港油田滨海分输站不畏寒暑、日夜巡检,确保气流稳定通达百万家庭——
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有一座小站——大港油田滨海分输站。在这个跟天然气打交道的分输站里,人们抛却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按照自己独特的“节律”耕耘劳作。
“我们只有两季:保供季、检修季。”副班长卢晓薇说,“根据下游用户对天然气的用度缓急,我们开展工作。”
8月的一天下午,记者跟随卢晓薇走进站区。天阴沉得像一块旧抹布,雨要下不下。她抬头眯眼看了看,只说了一句:“估计又要下雨了。”在这里,雨不是停工信号,而是背景音,是属于检修季的特殊天气。
巡检不到5分钟时间,雨就落了下来。不远处,4个穿着红色工服的身影正围着一台过滤器进行操作。雨水早已把工服打得贴背,没人抬头,没人擦脸。他们手上动作没停,取出滤芯、检查密封圈、除锈润滑,像一组精密运行的机械,雨只是润滑剂。
这个只有2万平方米左右的站场,却是津冀天然气输配系统的“心脏”。来自陕京管道的“西气”和大港油田自产伴生气在这里交汇,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的气源在此实现物理互联。“别小看这几条管道,很多家庭的灶火和供暖都从这里开始。”卢晓薇说。
津燃华润燃气有限公司作为天津市规模最大的燃气企业,其气源相当一部分依赖该站供应。天津市百万户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气,很多都跟这座站有着联系。夏季,该站每天的输气量保持在400万至500万立方米,冬季保供期间常常能突破800万立方米。天然气从这里出发,进入天津市区,一部分供应天津,一部分再向南可达河北沧州等地。
正是这样的重任,塑造了站里特有的工作“节律”。无论雨雪风霜,巡检从不间断。巡一圈40分钟,每2小时1次。遇到春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频次则改为每小时1次。“你摸摸这管子。”卢晓薇忽然开口。记者伸手一触,冰冷粗糙,却在隐隐震动。里面有气在走,他们是日夜倾听管道“心跳”的人。
夏季,他们面对的是多雨和高温。冬季则是另一番挑战,低温可能导致设备冻堵,工人们需要勤排油水、增强过滤。这是保供季的应对措施。
傍晚5时,雨渐渐停了。天边透出点残光,洒在湿漉漉的管道上,泛起铜色。员工们陆续回到值班室,换下湿透的工服。后背上一道道白渍,是汗渍一次次被冲开又晾干留下的印记。“这不算什么。”班长黄成伟摆摆手,“只要气不停,我们就得在。”
离开的时候,记者回头看了一眼。站场不大,管道不语,天地无声。但就在那里,有一种看不见的律动正稳健地输向天津每一个角落,石油人的“节律”仍在继续轮回。不同天气,相同坚守。不问寒暑,唯有使命。(实习记者 单子晨 记者 彭晨阳 张敬潇)
(编辑: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