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钻探克拉玛依钻井:三色预警打通钻井提速进阶路
中国石油网消息(特约记者 苏玲)今年年初以来,西部钻探克拉玛依钻井公司持续跟踪一线井队的进尺、周期、趟钻等重要指标,及时识别井队运行中的低效、中游、高效三种状态,落实“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畅通提速创效路径。截至10月13日,公司年度累计钻井进尺达84.78万米,生产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最早在新疆准噶尔盆地腹部井区推行。该井区依据井队运行效率,将红色对应低效队、黄色对应中游队、绿色对应高效队,以此提升管理效能。预警机制以钻井进度对标,每口井均设有“三条曲线”,即设计工期、方案工期与实际工期曲线。以准噶尔盆地腹部滴西井区为例,若某口井设计工期为90天,方案工期则为89天;钻井队每日在电子表格中录入当日钻井进尺后,系统会自动生成实际工期数据,进而形成包含三条曲线的可视化模板。通过这一模板,井队、项目管理部及公司可实时掌握工期进度,判断其对应红、黄、绿哪种颜色状态。同时,公司建立“钻井施工滞后井分析”机制,每日开展专项分析,通过针对性管理举措,实现“低效队达标、中游队提升、高效队领跑”的分层目标。
据腹部项目管理部经理韩方转介绍,红色对应生产未达进度要求,但具备改进潜力,存在各类“卡脖子”难题的井队。通常情况下,若井队因井下故障导致每日钻井进尺不达标,工期比设计工期滞后2天以上,便会被判定为红色队。此时,项目管理部或公司会采取“驻井指导”措施,派驻骨干人员开展一对一帮扶,对现场关键环节、关键井段实行“一米一把关”,并结合实际重新调整井漏、卡钻等难题的解决方案,推动生产进度逐步回归正常轨道。
黄色对应井下工况正常,但地面生产组织滞后,钻井进度仅能“勉强达标”,且已出现影响进度苗头的井队。针对这类井队,项目管理部会重点提示预警,协助井队分析影响工期的具体原因,围绕损工时间、工序衔接、效率提升等细节展开排查;同时,对标绿色井队的管理模式与作业流程,避免出现“前松后紧”“窝工”等现象,助力井队缩短与标杆队的差距,逐步进入提速快车道。
绿色对应指标完成优异、钻井速度较快的优质井队。这类井队工期比计划工期短2天以上,各项指标表现突出,在区块内效率稳定、保持领先,且在高效打法、团队协作、设备维护、成本管控等方面形成了成熟的工作体系。对绿色井队的管理重点是:引导其避免急躁激进,减少进度波动,稳住作业节奏,持续发挥“头车引领”作用。
“红、黄、绿三色对应的井队并非固定不变的。推行这一机制的核心目的,是让红色队伍数量逐步减少,直至清零;让黄色队伍主动争先,向高效层级迈进。”韩方转说。
“管理不是‘1+1’的简单叠加,也不是单纯的奖与罚。管理的重点在于推广优秀的管理模式,让处于后面的钻井队找到问题症结,知耻后勇、迎头赶上。”腹部项目管理部党支部书记张勇表示。
截至目前,准噶尔盆地腹部井区生产整体踏线率达99.48%。其中,滴西井区全面提速,钻井周期同比缩短19.05%,单井平均节约工期4.35天;石西区块通过优化井眼轨迹与钻具组合,钻井周期同比缩短21.69%;陆梁区块钻机月速同比提升47.14%。
(编辑: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