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焦煤霍州煤电庞庞塔矿:创新驱动促发展
三季度以来,山西焦煤霍州煤电庞庞塔矿紧紧围绕山西焦煤“聚焦提升成本、科技、市场三个竞争力”部署要求,将科技创新深度融入设备管控、安全生产及管理优化等重要环节,通过多项创新实践有效实现提质降本、增收创效,持续增强矿井核心竞争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镜头下的变革
“现在单轨吊保养全程都有‘电子眼’盯着,每个环节都必须按标准来,一点都马虎不得。”9月1日,在井底设备检修硐室进行早班检修时,机运工区运输组长、视频监控检修项目负责人陈振芳深有感触地说。这一变化,源于庞庞塔矿在辅助运输设备检修领域推出的视频监控创新实践。
在井下作业现场,该矿调度信息组构建了“固定+移动”式无死角监控网络,固定高清防爆摄像头覆盖所有集中检修点、关键设备停放区域,检修人员佩戴视频头灯对核心部位进行实时拍摄,同时创新推行“流程视频化”检修法,将更换空气滤芯、清洗散热器等操作分解为标准流程,作业人员步步确认、全程留痕。
“视频监控不仅规范了行为,更构建起清晰的责任追溯体系。”陈振芳介绍,“一旦设备出现异常,我们可以快速回看视频,精准定位问题环节和责任人员,检修质量和分析效率得到双重提升。”如今,该矿检修作业“三违”行为已得到有效遏制,返工现象显著减少,“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已成为检修人员的自觉行动。
试验台上的突破
工业减速器是矿山动力传输的“心脏”,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整个生产系统的稳定。面对传统检修手段难以发现隐性缺陷的行业难题,庞庞塔矿机运工区通过外出对标学习和自主攻关,成功自主研发出适用于本矿的首台减速器试验平台。该平台能够模拟重载启动、频繁变速等复杂工况,精准检测维修后的减速器状态。“过去检修完直接下井,心里总有些不踏实。现在通过平台测试合格了再下井,我们工作起来心里更踏实!”机运工区设备组长张伟说。
据悉,该平台投用以来,已成功完成6台自主维修减速器的试验检测,缺陷发现率达100%,有效避免了“带病”设备入井风险。这一创新不仅突破了关键技术瓶颈,实现了核心部件检修的自主可控,更为企业节约了大量外委检修成本,截至目前,已累计节约超30万元,成为矿区设备健康管理的“新名片”。
落煤点的精算
在庞庞塔矿,科技创新不仅体现在大型设备和系统改造上,也闪耀在一个个精准解决现场痛点的巧妙设计中。特别是9-5031顺槽皮带搭接点卸载平台和溜煤斗的成功投运,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科技赋能”理念的生动写照。过去,皮带机头与顺槽皮带精确搭接始终是个“两难”问题:搭接高度低,煤流不畅导致清煤工作量激增;搭接高度高,又面临煤矸飞溅伤人的安全风险。5月份,机运工区技术员姜明伟与设备维护团队深入分析皮带运行带速、煤流位移等一系列物理参数,通过精确计算确定最优的煤流落煤点,科学设计导料槽倾角、栏板长度和高度等关键参数,紧密结合现场巷道底板的实际高差进行定制化安装。机运工区技术员任志杰自豪地介绍:“我们这个小设计,就像给狂野的煤流设计了一条‘科学跑道’,让它既能顺畅奔腾,又能在终点稳稳停下,从根本上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更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职工每日清煤作业时间从近2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内。”
科技引领未来,创新永无止境。从检修作业的透明化变革,到关键设备的自主化检测,再到细小处的小创新,庞庞塔矿正沿着“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创新机制充满活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稳步前进。
本网通讯员:张 鹏 王 阳
(编辑: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