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活楼吊庙——娲皇宫游记
天高云淡,金风送爽。驱车来到慕名已久的北方少有的奇特建筑“活楼吊庙”--娲皇宫。娲皇宫位于邯郸市涉县的中皇山上,为中国神话传说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抟土造人之地,是中国肇建时间最早的奉祀女娲的历史文化遗存。
进入娲皇宫景区,先要乘坐电瓶车到达中皇山脚下的补天湖广场,再从这里上山去娲皇宫。娲皇宫建在山势陡峭、地势险峻的山腰上,我们乘坐着索道缆车上山,索道的终点在娲皇宫对面的补天谷,下了索道缆车还需要走过很长一段整修得平坦山路才可以到达娲皇宫,漫步在山腰间,途中不但可以经过“补天台”,还可以看到远处崖壁上的刻字,以及山下波光粼粼的补天湖、梯田里成熟的庄稼,哇,景色太美了。踏阶而上来至坐东朝西的娲皇宫山门,由三孔砖砌拱门组成的山门,上面刻着一副楹联:“凤山名隆仙岛 神仙势压十洲”,横批“蓬壶仙境”。进了山门是木牌坊,上额书写着“娲皇古迹”四个大字,穿过木牌坊,在娲皇阁外山崖上有一如刀切般的大石壁,这里是北齐时期的摩崖刻经,被誉为“天下第一佛经群”,是娲皇宫古迹的精髓,极为珍贵。摩崖刻经共六部:《思益梵天所问经》《十地经》《佛垂般涅盘略说教诚经》《佛说孟兰盆经》《深密解脱经》《妙法莲花经》,总刻经面积为165平方米,1187行,137400余字,是我国现存摩崖刻经朝代最早,字数最多的一处,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为历史学家和书法家所珍视。
娲皇宫的主体建筑娲皇阁,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这座依山傍水的古建筑,共分四层,高23米,依山就势,紧傍悬崖,结构奇特,独具匠心,古有“倚崖凿险,杰构凌虚”美誉。第一层是拜殿,它是一个天然石窟,在拜殿之上又建了三层楼阁,由下向上分别为清虚阁、造化阁和补天阁。每层左右两侧都有狭窄粗壮的木梯可供单人通行,秩序为左上右下。而这上面的三层阁楼就像是积木般堆叠而成,没有深厚的根基,且与山崖之间没有任何连接。在由于阁楼上站的香客、游人多了的时候,楼身会前倾,这种情况非常危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聪明的古代伟大工匠们用九根铁索将上面三层楼阁系于崖壁拴马鼻之上。当遇到游客盈楼,楼体晃动前倾时,铁链会绷紧拉直,从而给楼体一个反作用力,帮助楼体尽量恢复原状,因此有了”活楼吊庙”之称,这种独特的建筑技巧和结构,使得娲皇宫不仅是一处历史遗迹,更是一处令人叹为观止的古建筑奇迹。
悬崖峭壁上屹立的铁索吊楼与周围的山水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壮美的画卷,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访。在这里,人们不仅能够领略到自然与历史的壮美融合,更能感受到人类智慧与自然力量的相互辉映。
本网通讯员:李秋卫
(编辑:东北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