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佳文赏析 >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2025-08-27 10:05 [佳文赏析]  来源于:韩家湾煤炭公司    作者:谢泽轩
    导读:8月的西安依旧酷暑难耐,白天太阳和火球似得,周末去商场乘凉,路过电影院门口,一组被烈火焚烧的黑白照片海报深深的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定睛看去海报上的照片深刻且鲜活的记录了那段被侵略的屈辱史,我怀着沉痛的心情购买了影票,想去了解、去牢记这段历史,
    8月的西安依旧酷暑难耐,白天太阳和火球似得,周末去商场乘凉,路过电影院门口,一组被烈火焚烧的黑白照片海报深深的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定睛看去海报上的照片深刻且鲜活的记录了那段被侵略的屈辱史,我怀着沉痛的心情购买了影票,想去了解、去牢记这段历史,电影开场看了不多久我就出来了,那些黑白画面不带任何背景音乐,没有慢镜头催泪,赤裸裸的往眼睛怼,断壁残垣里压着老百姓的尸首,街道烧得焦黑,死人堆得比沙袋还高...全是未经任何特效加工的实拍影像,让人一度无法直视,整理好心情,我又重新买了一张观影票,重新去凝视那段岁月。
     
    《南京照相馆》是一部需要静心凝视的作品。它不急于呐喊,而是以近乎庄重的沉默,将一段沉痛的历史包裹在一间小小的照相馆里,让观者在黑白色调与细微声响中,感受到一座城的记忆与一个民族的韧劲。
     
    影片最触动我的,是它选择用“微小”来承载“巨大”。没有宏大的战争全景,没有符号化的英雄叙事,镜头始终跟随着照相馆老板——一个在乱世中试图守护生活最后体面的普通人。他的相机,本该记录欢笑、团圆与岁月静好,却被迫成为历史的瞳孔,冷静而残酷地凝视着破碎的山河与离散的生命。这种视角让历史变得具体可感:苦难不再是一个数字,而是一张张惊恐的面容、一次次颤抖的快门、一双双在暗房中冲洗真相的手。
     
    沉默成为电影最强的语言。角色们往往欲言又止,泪水在眼眶中停留却未落下,痛楚被压抑在克制的举止之下。这种沉默不是无力,而是一种极度痛苦之后的隐忍,是一种在灾难面前试图维持尊严的努力。也正是在这无声之处,人性微弱却执拗的光亮格外动人——陌生人之间短暂的庇护、暗室里 risking everything 守护底片的执念、以及最后照片得以存留的刹那,都诉说着:即使在最深的黑夜,人性的火种也未曾熄灭。
     
    “记忆”与“遗忘”的博弈是电影的核心命题。照相馆本身就是一个记忆的密室,每一张底片都是未被抹去的证据。守护它们,不仅是守护苦难的真相,更是对抗遗忘与虚无的政治。电影最终告诉我们,真正的铭记,不是重复仇恨,而是让记忆成为思考的起点,让历史具有指向未来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影像语言极富隐喻性。暗房中的红光仿佛创伤的母体,定影液中逐渐显影的画面如同缓慢浮现的历史真相,而照相馆门内外的光影分割,则是乱世与凡人之间最后的界线。这些视觉上的匠心,让电影超越了故事本身,成为一首关于记忆、时间与救赎的诗。
     
    最终,《南京照相馆》留下的不仅是一段历史的剪影,更是一种观看历史的态度:它邀请我们以悲悯注视个体的伤痛,以理性反思暴力的循环,并以坚定的温柔,守护那些不该被时光冲淡的记忆。这或许是我们面对过去最好的方式。
     

    (编辑:东北亚)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