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环境 > 环保要闻 >

    宁夏回族自治区推动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实施方案

    2025-07-30 09:58 [环保要闻]  来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作者: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
    导读:7月3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转发生态环境厅《宁夏回族自治区推动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内容指出,聚焦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美的美丽宁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7月3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转发生态环境厅《宁夏回族自治区推动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内容指出,聚焦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美的美丽宁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牵引,以美丽宁夏建设为统领,分级分类推动自治区级、城市、县域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2025年,选定2个地级市、5个县(市、区)纳入自治区级支持范围,开展先行区建设试点工作。到2027年,力争宁夏入选美丽中国省级先行区,争取1个地级市和2个县(市、区)纳入国家城市、县域先行区,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积累宁夏经验、树立宁夏标杆。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修复统一监管制度,加强生态状况监测评估,统筹推动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坚持“防、管、治”并举,提升水土保持能力。探索在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六盘山生态保护修复、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方面寻求突破、打造典型。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乡村生态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两山”转化、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宜居宜业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畜禽养殖、黑臭水体治理,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突出区域系统治理,加强乡村自然生态保护,塑造乡村特色风貌,建设村庄干净整洁、农业绿色低碳、生态环境优美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
    全文如下: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转发生态环境厅《宁夏回族自治区推动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宁政办函〔2025〕12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牵头制定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推动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实施方案》已经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5年6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宁夏回族自治区推动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实施方案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生态环境部《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推进美丽宁夏建设的工作安排,探索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宁夏路径模式,着力打造美丽中国宁夏样板、推动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聚焦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美的美丽宁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牵引,以美丽宁夏建设为统领,分级分类推动自治区级、城市、县域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2025年,选定2个地级市、5个县(市、区)纳入自治区级支持范围,开展先行区建设试点工作。到2027年,力争宁夏入选美丽中国省级先行区,争取1个地级市和2个县(市、区)纳入国家城市、县域先行区,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积累宁夏经验、树立宁夏标杆。
    二、分层级分步骤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宁夏样板
    (一)大力夯实省级先行区建设基础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严守“三条控制线”,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应用,引导行业产业科学布局。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组织实施重点领域节能工程、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推动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建成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推动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促进废旧风机叶片、光伏组件、动力电池、快递包装等废弃物循环利用。强化工业节能降碳,推动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建设。加强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加快应用标准化多式联运装备和新能源运载工具、工程机械。力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取得突破性成效。
    促进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细颗粒物控制为主线,大力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梯次推进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提级扩面”,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智能应用噪声地图,建设宁静小区。开展重点行业企业污水治理与排放水平绩效分级,健全排污口监测监管体系,推动城市污水管网实现全覆盖。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和重要栖息地保护修复,强化河湖生态流量管控,持续推进美丽河湖、幸福河湖建设。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强化重点监管地块风险管控,加强未污染土壤保护,全面推动地下水环境分区管控、分级防治,强化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快建设“无废城市”,探索固体废物多元化综合利用模式。开展新污染物治理行动。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修复统一监管制度,加强生态状况监测评估,统筹推动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坚持“防、管、治”并举,提升水土保持能力。探索在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六盘山生态保护修复、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方面寻求突破、打造典型。
    筑牢生态安全底线。建立健全生态安全、生物安全监测预警防控体系。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提高危险废物全过程信息化环境监管覆盖率,实现危险废物填埋占比稳中有降。实施重金属环境风险精准防控。强化环境健康风险监测和管理。有效提升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风险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能力,研判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坚持以“一河三山”为基准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多样化实现路径和创新模式。强化河湖长制、林长制落实。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现“一证式”管理。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立监测数据集成共享机制。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机制,推动实现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优化协同高效。
    (二)高标准建设美丽城市
    强化总体设计。各地级市按照“一城一策”实施差异化建设,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改革创新、示范带动,聚焦城市生态环境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利用城市资源、文化禀赋,以城市为载体探索美丽中国建设的宁夏实践路径,实现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管理,打造特色城市名片,让人民群众在美丽家园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全过程管理,自觉自愿建设城市先行区,探索城市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践的新机制、新模式。坚持以绿色低碳、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为导向,塑造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优势,提升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创新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模式,见缝插绿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建设生态社区,提升垃圾分类水平,加快解决噪声、恶臭、光污染等城市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智慧赋能推进城市生态环境精细化治理。
    坚持试点先行。银川市、固原市开展城市先行区试点,要建立完善责任体系和任务推进机制,编制试点工作方案,结合本地特征细化试点城市指标体系,明确到2027年预期目标、任务清单、政策清单、工程项目和时限要求,报自治区党委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备案后组织实施,力争形成一批具有引领性、突破性的标志性成果,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积累宁夏经验、树立宁夏标杆。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评估试点城市及各地美丽城市建设成效,择优推荐城市先行区候选对象,力争2027年至少有1个城市纳入国家城市先行区。
    (三)因地制宜建设美丽乡村
    严格对标工作要求。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乡村生态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两山”转化、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宜居宜业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畜禽养殖、黑臭水体治理,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突出区域系统治理,加强乡村自然生态保护,塑造乡村特色风貌,建设村庄干净整洁、农业绿色低碳、生态环境优美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
    全域化整县推进。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梯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域覆盖。各县(市、区)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方案,注重差异化打造、特质化发展、全域化提升,确定各自突出问题治理任务,明确工作目标、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细化治理措施,大力推进县域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提升村庄生态环境质量、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农村居民生活品质,努力构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乡村格局,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择优推荐示范标杆。金凤区、大武口区、利通区、泾源县、中宁县开展县域先行区建设试点,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结合本地区域特色、发展水平、农村居民接受程度等,一体组织编制整县推进及试点实施方案,报自治区党委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备案后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评估试点县(市、区)建设成效,择优向国家推荐县域先行区候选对象,力争到2027年有2个县(市、区)纳入国家县域先行区。
    三、组织实施
    自治区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立足本职工作、主动担当作为,优先将美丽宁夏建设领域的改革试点、创新示范任务部署在先行区试点地区,全力以赴推进落实先行区建设各项任务。财政部门要建立完善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统筹各类资金重点支持服务先行区及试点的地级市和县(市、区)。发展改革、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要围绕国家和自治区部署的重点任务,加大国家政策争取力度,谋划先行区建设重大工程,依规统筹纳入财政资金支持,并积极争取金融支持。科技、生态环境部门要支持开展减污降碳、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污染物治理等重点领域科技研究和技术攻关,聚焦先行区建设重点任务,储备推出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各市、县(区)要主动投身到先行区建设的大局,深入研判、精准定位、细化措施、狠抓落实,先行区所在地级市或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及时建立先行区建设责任体系,完善任务推进机制,按年度组织开展成效评估、总结梳理实践成果。自治区党委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切实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对美丽中国先行区省级、城市、县域建设情况开展自查自评,总结典型经验和创新模式,对存在问题的地区以适当方式进行反馈,指导督促整改提升。

    (编辑:韩语)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