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燃气 > 非常规 >

    西南油气田:以“新”唤“新”撬开万亿方资源大门

    2025-11-11 09:54 [非常规]  来源于:中国石油报     作者:丁会 陈智勇 许波 刘
    导读:11月10日,从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国石油新层系WJP组页岩气首个先导试验区年产气量突破1亿立方米,平台压力、生产态势稳定,初算最终可采储量(EUR)超预期。这标志着中国石油在川东地区大天池龙门气田页岩气新层系勘探开发取得阶段
      11月10日,从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国石油新层系WJP组页岩气首个先导试验区年产气量突破1亿立方米,平台压力、生产态势稳定,初算最终可采储量(EUR)超预期。这标志着中国石油在川东地区大天池龙门气田页岩气新层系勘探开发取得阶段性胜利,为川渝地区千亿立方米页岩气产能基地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早期单口超深层页岩气井钻井周期长达200天,到如今大页1H3-2井以64.85天的速度高效完钻;压裂作业时效从每日不足1段提升至2.8段的行业新纪录;从方案日均产量7.8万立方米,到稳定在15万立方米以上……这一系列跨越式突破,是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深度融合地质研究、工程技术与管理模式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取得显著成效的生动实践。
      战略引领
      精准破题,叩开万亿立方米资源新大门
      川东地区地质条件极其复杂,素有“地质家考场”之称。其中,埋藏深度超过4500米的新层系页岩气,因其储层薄、地应力差异大,被视为世界级勘探开发难题。面对挑战,西南油气田坚持战略引领、地质先行,依托数十年深耕四川盆地积累的海量地质资料与深厚研究成果,组织精锐技术力量,从川东地区上千口老井数据中系统梳理、精准研判,结合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成功确定关键地质单元,精准锁定优质页岩储层。2022年12月,西南油气田战略部署于重庆市梁平区的大页1H井喜获日产32.06万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气流,实现了四川盆地页岩气规模增储新层系的重大发现,一举拓展了盆地海相页岩气勘探的全新领域,展现出万亿立方米级别的巨大资源潜力。该突破荣获中国石油2021年度油气勘探重大发现特等奖。
      技术攻坚
      一体化协同,驱动钻井效率革命性提升
      战略发现之后,效益开发成为关键。西南油气田统筹谋划,以“周期决定成本、效率决定效益”为导向,充分发挥一体化管理优势,由公司层面顶层设计,重庆气矿、开发事业部等单位具体实施,强力推进地质工程一体化协同。针对新层系特点,公司组织专项技术攻关,首要突破点在于优化井身结构。技术团队通过对川东地区400余口老井数万页资料的地毯式筛查分析,大胆提出并成功实践了“向斜区特定层段无须按传统高含硫设计”的创新方案,显著优化了井身结构。
      方案优化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公司首席专家等的强力支持下,项目团队以翔实数据为基础,成功推动优化方案落地。先导试验平台首口井大页1H1-2井钻井周期即缩短至78.57天,随后不断刷新纪录,大页1H3-2井更是达到64.85天。11口先导试验井平均钻完井周期仅95天,较150天的计划周期大幅缩短,单井直接节约成本近千万元,11口井累计节约费用超亿元。同时,成功推动国产高温旋导工具等关键装备的现场试验与应用,为技术自主可控奠定了基础。
      管理创新
      高效协同,创超深层压裂时效新纪录
      超深层页岩气压裂面临“先天难”与“协调难”的双重挑战。大页1H1平台垂深超4500米,完钻井深近7000米,施工难度极大。同时,平台开发涉及十余家内外部单位,协同复杂度高。西南油气田创新管理模式,授权并指导重庆气矿作为属地单位,牵头构建跨单位联合指挥体系,打破壁垒,实现“一盘棋”运作。
      通过建立“每日对接、每周对表”机制,公司领导靠前指挥,专家团队远程支持,现场骨干驻守,形成了高效决策链条。技术上,深化地质工程一体化,创新应用“分阶段拉链式”压裂、全电驱压裂、连续油管替代原钻机作业等新技术新工艺,实现了施工效率与安全环保水平的双提升。资源保障上,提前统筹网电、供水等关键要素,确保无缝衔接。地企联动上,积极与地方政府构建三级协调机制,为项目高效推进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
      今年4月22日,大页1H1平台压裂时效提升至2.8段/日,创国内同等井深最快纪录,并实现“零事故、零套变”的优异HSE业绩,打造了超深层页岩气高效协同开发的典范。
      价值彰显
      效益为先,激活老区发展新引擎
      先导试验的成功,不仅体现在钻井提速和压裂提效上,更体现在超出预期的产能表现和显著的成本降低上,形成了“低成本+高产能”的强劲组合,使新层系页岩气顺利通过股份公司评估,获得了持续规模开发的“通行证”。当前,大页1H1平台已稳健投产,大页1H2平台产量稳步上升中,大页1H3平台也进入排采阶段,预计整个井区将为西南油气田决胜年产500亿立方米战略目标提供重要产量支撑。
      西南油气田通过川东页岩气新层系的成功探索,生动诠释了如何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一体化协同,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新质生产力。这不仅是对单一区块开发技术的突破,更是对中国页岩气开发从“规模扩张”向“效益提升”转型升级的有力推动,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编辑:韩语)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