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石化 > 走进一线 >

    攻关“火炬气” 做优“碳账单”

    2025-11-12 10:28 [走进一线]  来源于:中国石油报    作者:记者 邓芸
    导读:11月4日14时57分,兰州石化总调度室内,调度师永军敏锐地从火炬监控系统上捕捉到火苗跳动的异常。他迅速排查火炬监控图,果断发出调度指令:乙烯一部,立即调整工艺降低火炬中可燃气的排放量;公用工程二部,降低火炬分液罐压力,2台锅炉最大限度使用回收火
      11月4日14时57分,兰州石化总调度室内,调度师永军敏锐地从火炬监控系统上捕捉到火苗跳动的异常。他迅速排查火炬监控图,果断发出调度指令:“乙烯一部,立即调整工艺降低火炬中可燃气的排放量;公用工程二部,降低火炬分液罐压力,2台锅炉最大限度使用回收火炬气!”
      鼠标快速点击,应急回收程序启动——22秒故障阀门关闭,5分17秒后火炬恢复正常,生产系统中的可燃气被重新回收利用,这一连串的操作,展现出高效的应急能力。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深入推进,兰州石化积极投身碳减排攻坚战,从火炬减排细节入手,开启一场绿色变革。
      今年3月,兰州石化对火炬系统排放源头进行了一场全方位的“体检”。经过45天拉网式排查,共查找出1581个排放点源,其中有12个一级排放点源。
      如何快速“止血”?兰州石化组建“火炬攻坚组”,出台《化工区火炬系统优化运行及减排管控》两级方案,创造性建立“公司+二级单位”两级管控体系:公司级负责12个一级可燃气点源的实时监控和应急处置,二级单位负责承担剩余的1569个可燃气点源的管理。同时,兰州石化积极采取源头点源排放管控、加强末端火炬气回收燃烧、将管控方案落实到岗到人等措施,并由总调度室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任何点源的异常排放会在15秒内触发三级报警,使火炬异常排放无处遁形。
      在推进火炬系统问题整改的同时,兰州石化持续加强末端火炬气的回收燃烧管理,根据火炬气量,强化回收管控及锅炉燃烧管理,最大限度消化火炬气,杜绝异常燃放。今年年初,兰州石化将目光聚焦在火炬气回收技术上,先后组织多次技术论证会,邀请多家设计、科研院所共同攻关,对技术可行性、经济性等开展调查论证,通过优化现有锅炉的燃烧系统,将4500至5600立方米/小时的火炬可燃气直接掺烧,公用工程二部3台锅炉基本做到“应烧尽烧”,火炬气回收率提升至75%。
      在“双碳”时代背景下,兰州石化用实际行动回答火炬减排这道“必答题”:截至10月底,火炬放散量较去年同期减少60%,预计全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万吨,相当于5.1万个家庭一年的碳排放量;后期,公司通过项目实施,将持续完善火炬回收利用,实现化工火炬长明灯有效管控。
     

    (编辑:韩语)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