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洋葱”式检修 动力钳重新“返岗”
“嘿,这土办法真管用。报废件改造,硬是把2套液压动力钳‘救活’了。”6月25日中午,渤海钻探管具与井控公司下套管中心维修车间内,维修班班长孙玉贵望着运转自如的设备,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问题的解决,源于维修班“剥洋葱”式的精准排查。当天清晨,面对2套“带病”的液压动力钳,孙玉贵带领班组展开“会诊”:TQ16型液压动力钳只是弹簧错位的小毛病,而TQ35型却得了“疑难杂症”——高挡换低挡时总挂不上低速挡。
“得开‘胸腔’查病灶!”孙玉贵当机立断。拆开变速箱后,维修班成员、资深技师贺绍民很快锁定“病根”:换挡拨叉变形扩大,像“脱臼的关节”无法咬合齿轮。但库房没有备用拨叉。就在大家犯难时,贺绍民提出“移植手术”方案:“从报废设备上拆取适配拨叉,用锉刀精细修整接口,就像给断骨做接驳手术。”方案确定后,组员孙东立即配合测量尺寸,并按照尺寸进行打磨。
与此同时,技术能手张鹏又发现了问题:“液压动力站内液压油有杂质,会加速部件磨损。”他赶紧带着大家彻底更换液压油,并加装过滤装置。经过3个小时的“清淤活血”,设备运行声音变得清晰有力。
“术后观察”阶段,全班组紧盯试机数据:动力站压力稳定在12兆帕,扭矩波动不超过5%。当TQ35型液压动力钳重新“上岗”时,孙玉贵掏出笔记本记录下这次“临床经验”:变形拨叉应急处理三步骤——测绘取材、冷作修形、动态测试。
截至目前,下套管中心维修班今年已实施“剥洋葱”式检修27次,攻克设备顽疾14项。正如孙玉贵常说的:“剥开技术的层层外衣,里面藏着的是大家务实肯干、坚持不懈、精雕细琢的匠心。”(通讯员 李欣宇)
(编辑:韩语) |
-
为贯彻落实上级部门防汛工作会议精神,提高防汛应急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