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劳动瞬间③:梦与远方
|  
	4月6日,吉林石化丙烯腈厂检修现场,催化剂桶形成充满韵律的工业画面。胡海峰 摄 五一,又一批普普通通的劳动者走进《天南地北石油人·最美劳动瞬间》。 
	  他们脸上挂满汗水,手上遍布老茧,身上工服常常看不出底色;他们远离繁华、远离朋友,甚至半年一载才能见一次家人;他们工作在荒无人烟的大漠戈壁、滴水成冰的高寒地区、异国他乡的深山老林……他们似乎与美没有关系。 
	  然而,石油人的生活同样不止眼前的枯燥与单调、艰辛与苦累,同样有着执着的梦想与希望的远方。  
	  取芯科研人员做施工前室内实验,以保证每口井的取芯收获率。 王明伟 摄  放线工跪在雪地里钉检波器。胡进磊 摄  高杆灯修复作业。陈波 摄  特种清洗人员夜间清洗乙烯设备。王英刚 摄 那远方,是“此心安处”。从石油工业诞生之日,石油人就逐“油”而居,百万员工遍布“四海八荒”。纵然荒漠雪山,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石油人的家。 
	  那远方,是“求索不止”。资源劣质化矛盾突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不断追求科技创新,才能让地下原油见青天,才能为稳健发展提供支撑和强大推动力。  
	  川庆钻探钻工下固井套管。何伟 摄  兰州石化电焊工丙烯腈装置检修。 任逵 摄  长城钻探应用低功耗处理芯片。 王明伟 摄  大连石化员工疏通清理换热器。陈波 摄  寰球六建沙特项目外籍员工对头发丝粗细的光纤进行剥皮,其难度不亚于“张飞绣花”。徐冰 摄  东方物探2203地震队放线工背着几十斤重的大线、检波器在近一人高的芦苇荒滩中穿行。 王建平 摄  元宵节,身在沙特的徐冰“感受”儿子的吻。  儿子的电子“家书”,川庆物探李永东总舍不得删掉。 王傲阳 摄  管道四公司员工拼字寄相思。 朱玉琳 摄 那远方,是“放眼世界”。借力“一带一路”战略,中国石油在沿线19个国家执行着50余个油气合作项目。“走出去”尚须继往开来。 
	  那远方,是“以梦为马”。“我为祖国献石油”从来不是一句空话,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蓝图已经绘就,苦干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那远方,是石油梦与中国梦的交汇,凝聚在每一个至美的瞬间。以汗水为墨,大地为纸,用实干成就梦想,用耕耘培育远方的希望。 
	  (刘柏汝) 
	  策划:阳志华 余海 责任编辑:刘柏汝 图片编辑:胡冰 (编辑:韩语) | 

 山东能源重装集团乾元
山东能源重装集团乾元 黑龙江销售劳动竞赛促
黑龙江销售劳动竞赛促 兴凯湖电业举办“我与
兴凯湖电业举办“我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