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石化 > 勘探炼化 >

    长庆油田:智算“作息规律” 3.5万口井焕新

    2025-08-19 10:07 [勘探炼化]  来源于:中国石油报    作者:肖丹 岳潘东
    导读:杏19-095井每日开井12小时、关井12小时,日产油量稳定在0.93吨;王35-021井每日开井20小时、关井4小时,日产油量稳定在0.87吨8月18日,在长庆油田安塞油田,一口口油井正以精准的作息规律运作。这些曾经因地层能量不足、供液能力下降而出力困难的油井,通过
      杏19-095井每日开井12小时、关井12小时,日产油量稳定在0.93吨;王35-021井每日开井20小时、关井4小时,日产油量稳定在0.87吨……8月18日,在长庆油田安塞油田,一口口油井正以精准的“作息规律”运作。这些曾经因地层能量不足、供液能力下降而“出力困难”的油井,通过精细化间开管理,重新焕发生机。
      作为国内最大的低渗透油气田,长庆油田开发的油藏普遍具有“低渗、低压、低丰度”特征。随着开发深入,部分油井因地层能量衰减等问题,陷入“连续生产不划算、彻底关停又可惜”的困境。
      面对这道两难题,长庆油田以“向管理要效益、向精细要潜力”为破局思路,3.5万口间开井在“开”与“关”的辩证施策中蹚出了一条老井提质增效的新路径。
      数据建档
      为油井建立“生命日志”
      “以前管井靠经验,现在全凭数据说话。”在长庆油田采油五厂指挥大厅,工程师罗永文点开“智能间开综合管控平台”,屏幕上立即跳出C32-49井的详细档案:2014年投产,2018年进入人工间开阶段,2023年进入智能间开阶段,运行时长1.1821万小时,间开前后日产液、泵效、系统效率、系统建议间开制度等数据均被精准记录。
      低产低效井占比大、能耗高,大力开展油井间开工作,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前期物联网建设的基础上,长庆油田技术人员建立间开井管理系统,为每口间开井记录“成长档案”,把油藏静态参数、生产动态曲线和修井作业等数据关联到智能间开平台,形成了动态更新的“数据生态湖”。
      借助这套系统,技术人员通过算法模拟不同开关井周期对油井的影响,制定出最贴合其“体质”的规律化开关方案。通过合理间开制度,远程开井、关井,实现油井流入产出平衡,确保在保障产量稳定的前提下,持续降低能耗。
      “就像给病人把脉问诊,信息越全,诊断越准。”罗永文说,“数字档案”成了间开井管理的“金钥匙”,通过对比不同间开制度,动液面、功图、产液量的变化,能够快速判断油井间开状态:若关井后动液面回升慢,说明地层能量不足,需延长关井时间;若开井后产液量下降,可能是时率下降,需配合调整间开方案……数字赋能下,采油五厂全力推进小于3立方米的低产油井间开管理,通过搭载的智能传感器网络,累计节电量突破1410万千瓦时,节约生产运行成本846万元,为全厂降本增效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差异调控
      给不同井定制“作息表”  长庆低渗透油藏的“脾气”特殊:底层能量补充慢,单井产量低,平均单井日产液量低于5
      立方米的油井多达4万余口,占比76%,现有技术条件下很难实现供排协调。
      基于这一认知,油田提出“一井一策”管理理念,从油藏地质特征、生产动态规律到井筒工况差异,逐井分析、量身定制开采方案,让每口井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作息节奏”中释放能量,真正把潜在资源转化为现实产量。
      按“病情”分类,间开井开出不同“药方”。对“低压低产井”,通过“短开长关”蓄能。这类井地层能量弱,就像体质差的人,需要多休息;技术人员让油井在关井时积累能量,开井时集中采油。对供液不稳定井,技术人员实时监测供液情况,进行“动态间歇”适配,自动调整开关时机。
      更巧妙的是“间开+措施”的联动。在关井期间,技术人员向井筒注入降黏剂,利用关井时间让药剂充分渗透;开井时,借助抽油机运动实现药剂与原油均匀混合,既提升了挟砂能力,又比常规加药方式节约药剂40%。
      与此同时,一线值守员工对每口井实行全过程动态跟踪监测。在关井期间,仔细检查闸门是否关闭良好、井口有无渗漏,让间歇井“安心休眠”。开井时逐一检查分离器、阀门、仪表等,消除隐患后仔细操作,按油井“呼吸”频率匀速开井,不断提高油井管理水平。
      智能值守
      让油井学会“自主决策”
      “以前管5口间开井,每天跑井得20公里,现在坐在值班室就能远程操作。”采油八厂吴定生产运维中心生产技术室井筒岗的高伟指着控制室大屏上跳动的数据曲线解释道。
      屏幕上,一排排柱状图清晰地展示着油井的各项平均参数,绿色的波形则实时反映着油井的耗电情况。通过智能算法,实现了油井运行与采油功图的实时联动,抽油机按照三维参数自动开停,最大程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抽油机光杆旁,一根长长的数据线缆从传感器上延伸而出,沿着驴头和连杆接入数字化控制柜。“这里的每块传感器都相当于油井的智能手环,可以实时监测油井的状况。”技术员罗小刚介绍道,“系统通过智能RTU(远程终端单元),能够实时采集载荷、位移等数据,让诊断计量更加准确。同时,集成控制柜、时控开关器等关键硬件,为间开井稳定、高效、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的设备支撑。”
      更智能的是,系统还能自动生成巡检报告,用红黄绿三色标注异常井位。“以前,老师傅得靠经验猜故障,现在直接用算法算出问题,我们只管‘对症下药’。”协同指挥中心的龚波主任指着大屏上的运维工单说道。数据显示,智能间开使故障响应时间缩短70%,维护成本降低20%。
      “对油井实施智能间开,不但可以有效降低现场员工的劳动强度,而且能提高油井间开制度执行准确率,精准控制阀门开度,提升间开制度的科学性。”长庆油田油田开发事业部杨印华介绍。截至目前,长庆油田2.5万口间开井完成智能化改造,占所有间开井73.4%,盘活用工150余人。(张天涌、徐靖文、曹建国参与采访)
     

    (编辑:韩语)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