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石化 > 勘探炼化 >

    吉林石化“数字医生”坐诊破解生产瓶颈

    2025-08-19 09:46 [勘探炼化]  来源于:中国石油报    作者:中国石油报
    导读: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 高炳仑 通讯员 王继艳)8月12日,吉林石化公司乙腈装置反馈的生产数据显示,在应用全流程计算模型后,首期工艺调整就使乙腈收率提升了约5%。目前,该公司已为乙烯、苯乙烯、丙烯腈、乙腈等多套核心装置建立模型,创造效益超740万元。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 高炳仑 通讯员 王继艳)8月12日,吉林石化公司乙腈装置反馈的生产数据显示,在应用“全流程计算模型”后,首期工艺调整就使乙腈收率提升了约5%。目前,该公司已为乙烯、苯乙烯、丙烯腈、乙腈等多套核心装置建立“模型”,创造效益超740万元。
      “全流程计算模型”是吉林石化为解决装置优化运行瓶颈问题而开发的程序。它依托Aspen Plus软件,在计算机中复现各生产装置物料转化和能量传递的全过程,打造出一套覆盖生产全链条的“数字诊疗系统”。这套模型能够精准洞察装置生产中的能耗和物耗“病灶”。在能耗诊断时,它能清晰定位反应塔、分离器等关键设备的能量消耗;分析物耗时,可直观呈现产品在各环节的损失情况;遇到产能瓶颈时,还能模拟设备负荷变化,找出压缩机效率不足、换热器“传热乏力”等关键问题。“过去,我们全凭经验试错;现在,我们用数据说话。‘试错成本’变成了‘预测优势’,风险大大降低,效率却得到了极大提升。”该项技术科研团队负责人阳军介绍道。
      有了精准的“诊断报告”,装置优化运行方案便能有的放矢。吉林石化通过降低乙烯精馏塔回流量,乙烯装置制冷压缩机蒸汽消耗每小时可减少3.3吨,年创效500余万元;通过调整合成氨装置塔内气提量、优化蒸汽消耗,单塔年节电省汽可创效90余万元;针对塔设备操作波动问题的改造,更是带来了每年110余万元的收益……技术团队还将模拟技术与实验创新相结合,开发出炭黑废水脱氨氮新工艺,每年可减少氨氮排放约200吨,实现了环保与效益的“双丰收”。
     
     

    (编辑:韩语)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