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江苏电力:创新结算模式 赋能企业发展
报载: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完成全省电力现货市场首次“每日清算+月度结算”双轨电费发行,让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的企业用户,可根据每15分钟产生的动态电费,科学安排生产计划,这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用电体验,也标志着国网江苏电力在电力市场改革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读完这则消息,笔者生出许多感慨来。 以往,用户只能在月底才知道电费是多少,缺乏对用电成本的实时把控。今年 5 月,《江苏省电力现货市场运营规则(V2.0 版)》印发,自 6 月起开展电力现货市场长周期结算试运行。用户可以随时查看电价,根据每 15 分钟产生的动态电费,科学安排生产计划,选择在电价便宜的时段用电,从而降低用电成本。现在,规则明确现货市场按照每日 96 个点的分时电量及电价进行电费结算,参与用户规模从 1.5 万户大幅增至 68 万户。这一变化不仅扩大了电力现货市场的参与范围,更让更多企业有机会享受到市场化电价带来的红利,也为其他地区的电力市场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为了确保新结算模式的顺利实施,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从数据全、系统稳、计算准三个方面精准发力。在数据采集方面,通过完善采集 2.0 系统的数据拟合功能,实现数据采集完整率达到 99.9%,为电费结算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在系统运行方面,优化营销 2.0 系统的软硬件参数配置,确保能在 30 分钟内完成全量用户的日清电量计算,大大提高了结算效率;在计算准确性方面,通过优化核算规则与算法,减少电量计算差错,保障了电费结算的公平公正。不仅有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还能促进企业优化生产流程,为企业用户提供了更加灵活、高效、透明的用电服务。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的这一创新举措,对于推动电力市场改革、促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由此,我们要像国网江苏电力那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打破传统的电费结算模式,引入市场化的价格机制,让电力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步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电力保障。 本网特约记者:盐文 (编辑:东北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