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煤炭 > 煤企通讯 >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燕子山矿多维发力激活降本增效新动能

    2025-11-05 10:13 [煤企通讯]  来源于: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燕子山矿    作者:吕 存
    导读:进入11月,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燕子山矿紧扣年度经营目标,以技术革新破瓶颈、精细管理挖潜力、全员参与聚合力为抓手,打出降本增效组合拳,让每一项举措都转化为看得见的效益,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技术赋能,筑牢增效硬支撑。在井下综采工作面,智
           进入11月,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燕子山矿紧扣年度经营目标,以“技术革新破瓶颈、精细管理挖潜力、全员参与聚合力”为抓手,打出降本增效“组合拳”,让每一项举措都转化为看得见的效益,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技术赋能,筑牢增效“硬支撑”。在井下综采工作面,智能化设备正成为降本增效的“主力军”。该矿引入的智能化综采系统可精准定位煤层,通过远程控制中心实现采煤机速度与截割深度的自动调节,不仅将井下作业人员数量减少30%,更使采煤效率提升近40%,设备损耗率同比下降22%。通风系统的智能化升级同样成效显著,新型节能通风机搭配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实时匹配井下风量需求,每月可节约电费超万元,设备维护工作量减少近半。“以前靠经验调设备,现在靠数据说话,既省了力又省了钱。”综采二队技术员李师傅感慨道。
          精细管控,拧紧成本“安全阀”。“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一台液压支架,都有了‘电子身份证’。材料部负责人指着信息化管理系统介绍。该矿建立全流程物资管控体系,通过实时监控库存动态,精准匹配生产需求,今年11月库存周转率提升15%,资金占用减少万余元。在设备管理方面,推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通过建立设备档案、预测故障风险,将设备故障率控制在3%以内,维修成本同比降低18%。针对地质构造复杂的难题,技术团队提前分析回采面地质资料,优化支架调整与溜子调角方案,实现“多割煤少割岩”,资源回收率提高2.3个百分点。
          全员参与,激活创效“一池水”。“这是我们修复的第23个废旧锚杆机,算下来能省近万元。”机械车间维修工手中的“废品”在修复后重新上岗。该矿以“能修旧不换新,能回收不丢弃”为原则,10月修旧利废创效超万元,闲置物资盘活率达92%。为激发全员热情,矿上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将成本指标分解到班组、细化到个人,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从优化运输路线减少损耗,到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员工提出的20余项建议已落地见效,累计节约成本超万元。“现在人人都算成本账,省下来的都是真金白银。”掘三队侯志鑫的话道出了员工心声。
           如今的燕子山矿,从技术升级到管理精细,从干部带头到全员行动,降本增效的新动能持续迸发。截至10月下旬,经营效益稳步提升,为冲刺年度目标筑牢了坚实基础。
     
    本网通讯员:吕 存

    (编辑:韩语)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